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灾害频发背景下,联合国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旨在确保到2027年,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
中国作为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区,在长期防灾减灾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实践,并积极响应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这一方案有何深刻内涵?具体内容有哪些?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曾沁进行深入解读,阐述了该方案的核心内涵和全球意义。
问: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加剧的背景下,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提出的背景和深层考量是什么?
答:“妈祖(MAZU)”的提出,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响应全球倡议、践行大国担当的具体实践。“妈祖(MAZU)”系统梳理了中国应对气候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经验实践,是中国积极响应和落实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生动注脚。
妈祖是中国沿海地区广受敬仰的海洋守护者、气象守护者,其“亲民、智慧、救助”的内涵,与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等理念跨越时空、高度契合。
此外,“妈祖(MAZU)”彰显了中国用务实行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毫无保留地分享中国成功经验与技术成果,共同弥合全球早期预警能力鸿沟,携手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问:从经验分享和技术分享角度,“妈祖(MAZU)”如何为其他国家提供方案并赋能全民早期预警?国际合作方面有哪些进展成效?
答:“妈祖(MAZU)”包含“软措施”与“硬科技”两个层面,形成了一套从顶层设计到技术赋能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经验分享的“软措施”方面,中国作为早期预警领域的先行者,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为提升预警信息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提供了坚实保障。“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和高级别预警“叫应”制度,实现了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御的转变,大量生动案例展现了这套机制的有效运作。
今年,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为全球在人工智能气象治理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彰显出中国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的前瞻性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妈祖(MAZU)”通过国际培训课程、奖学金计划和访问学者项目,培养发展中国家早期预警专业人才,促进经验交流。
在技术分享的“硬技术”层面,中国研发了从分钟、小时到季节尺度的“风雷”“风清”“风顺”系列人工智能预报模型体系,为全球预警技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未来,中国气象局还将向合作伙伴开源气象模型,构建共同建设、共同完善的开放共享社区。
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作为技术合作的核心载体,基于现代云计算架构,将强大的计算能力与本地化应用需求相结合,具有可配置、可定制、合作开发的特点。同时,提供模块化功能,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即插即用”选择和组合服务组件。比如这次捐赠给吉布提、蒙古两国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MAZU-Urban),就是城市场景的定制化版本。
中国气象局已与33个国家相关机构及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不断织密早期预警合作网络。中国气象局与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所罗门群岛等国气象部门联合开发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已为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广西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为东盟国家提供早期预警业务数据服务……
问:下一步“妈祖(MAZU)”将重点在哪些区域进行推广应用?如何助力解决欠发达国家早期预警和气象基础设施薄弱等难点痛点?
答:未来,“妈祖(MAZU)”将聚焦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全球早期预警合作网络,重点面向并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助力其解决气候适应领域的难点、堵点、痛点。
“妈祖(MAZU)”的核心策略是以云技术打破气象基础设施壁垒。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作为核心,旨在最大化提升先进技术的可及性,让气象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能够“跨越式”具备高分辨率预报等现代化预警能力,有效弥合“数字鸿沟”与“智能鸿沟”。基于云计算的强大算力和存储能力,发展中国家无需大量投资建设本地超算中心和数据存储设施,享受到中国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气象服务产品。
此外,中国气象局将通过举办国际培训班、设立奖学金、开展访问学者项目等,与伙伴国家共同培养早期预警领域的专业人才,让相关国家真正掌握和提升相关技术能力。
坚持“共同开发”和“量身定制”原则,“妈祖(MAZU)”提供了可灵活配置的“工具箱”,与合作伙伴专家共同开展工作,针对当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开发适用的预警模块,助力形成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确保其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MAZU-Urban是一体机,工具箱按需组装,即开即用。
问:从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到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妈祖(MAZU)”,对中国气象局推动全球气象治理有哪些重大意义?如何通过从预警到行动的联动,为推动全球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提供中国气象方案?
答:这一系列行动标志着中国气象局在全球气象治理中的角色正发生深刻转变。首先,中国正从全球气象治理的积极参与者,转变为重要议程的贡献者和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另外,中国不仅要做好本国气象工作,还主动为全球性气候难题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种角色的转变还对全球气象治理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妈祖(MAZU)”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强调从“预警”到“行动”的全链条贯通,这为各国提升预警效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为全球气象预警体系提供了借鉴,并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追求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
不同于传统的单向技术援助,“妈祖(MAZU)”强调平等合作和共同发展,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将推动全球气象科技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气象治理体系。
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气象领域的生动实践。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通过“妈祖(MAZU)”这一具体而务实的行动方案,中国将为全球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可见、可感、可及的具体实践。
(作者:刘淑乔责任编辑:张明禄)
国内股票配资资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